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 > 正文

田间窝棚不准搭:改千年老规矩这事儿,和农民聊过吗?祸害农民的新规矩,必须得改!

来源:腾讯网 时间:2023-08-04 07:19:44

近日,看了顶端新闻的一个报道,气得我差点儿背过气儿去!

由于果期将近,深圳的一位果农,在自家田地搭临时窝棚守田、放瓜果,却遭执法部门上门警告拆除。该果农问:“我们只是讨生活,为啥这么难?”


【资料图】

据爆料视频显示,一果农站在自家荔枝园旁问执法者,“我在自家地里搭一个窝棚也不行吗?这只是临时的,果季过完后我就会拆除。”

但执法者告诉她,“你白天在田里干活可以,但是晚上必须住在山下的村子。”

果农说,“我用篷布不用铁皮,也不住人,搭来只存放荔枝,不住人也不可以吗?”

可依然被拒绝:“荔枝园只能放工具,不能搭建,任何搭建行为都是不允许的。”

经过多轮交涉,执法者称可以允许果农临时搭建一个窝棚存放荔枝,但果季过后,还是要拆除。果农问:“果农想要看果园,必须住在山下村里子,我们原本就是种地的,哪儿来多余的钱租房?”

(图片截取自百家号:齐鲁晚报网)

果农之问,实则天理之问。上千年来,农民种点儿瓜果,到了果期,为方便看瓜果,都会在田间地头搭个棚子,放点儿农具,铺张席子或简易床,累了困了睡一下;有的还会弄点儿锅碗瓢盆,简单弄点儿吃食填肚子。靠种瓜果挣钱不容易,能省点儿就省点儿,谁也不会奢侈到上班式种田种果。

在我小的时候,家中果园里有几十棵梨树,每到梨子和果园里间种的瓜果将成熟时,父亲也会在果园里搭个简易棚子看护瓜果,我几乎天天睡在棚子里。睡觉之前,还会蹲在瓜棚口看天上的星星,听林子里的鸟鸣,有时候父亲还会给我和哥哥、姐姐讲古典名著,我的文学爱好就是从那时被培养起来的。不只是我家,村子里家家都这样,每家都在田间地头搭个窝棚。在我出版的长篇小说《快跑,妈妈牛》里,就曾写到过这个场景。

然而,这种沿袭千年的民间农俗和田园风光,却要在深圳消失了。据报道,不准果农在田间搭窝棚这事儿,发生在深圳市西丽街道,涉事果农系当地一位荔枝园种植商,她共在当地山上承包荔枝近500亩,执法者也来自西丽街道办。

随后,记者采访了该街道办,得到的答复是:这项政策早就存在,即使申请在田里搭棚也不被允许。街道办也确实清楚果农的难处,即使有不合理的地方,但作为基层政府却无能为力,在收到相关的举报后,街道办必须派人前往现场处理。只能说果农们尽量向区、市级政府部门反映。

表面上看,街道办的答复似乎没什么问题,但仔细梳理,你就会发现,答复得敷衍塞责,而且曲解了所谓“政策”。

(图片截取自百家号:齐鲁晚报网)

先看看“政策”,也就是《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该条例规定:“占用城市道路及其两侧、公共场所、城市规划待建地、预留地搭建临时建(构)筑物等违法设施应实施强制拆除。”

那么,用篷布搭建的临时性农用窝棚,属于“临时建(构)筑物”吗?我们知道,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狭义的建筑物是指房屋,不包括构筑物。广义的建筑物是指人工建筑而成的所有东西,既包括房屋,又包括构筑物。

房屋是指有基础、墙、顶、门、窗,能够遮风避雨,供人在内居住、工作、学习、娱乐、储藏物品或进行其他活动的空间场所。构筑物是指为某种使用目的而建造的、 人们一般不直接在其内部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工程实体或附属建筑设施,如桥梁、堤坝、隧道、(纪念)碑、围墙、招牌框架、水泥杆等。

显然,临时性农用窝棚不属于“临时建(构)筑物”。当然,如果你非要抬杠,说它属于那个“等”字,非要做无限扩展式解释,因此说它还是违法设施,应实施强制拆除,我也无话可说。但在司法实践中,农用窝棚并不属于违章建筑。

再看街道办的“无能为力”和接到举报后的“必须处理”。有人说,占用耕地的违建,现在都是通过卫星拍片。如果卫星拍到违章建筑物,就会把卫星拍片发给乡镇,具体位置一清二楚,这叫“卫片执法”。而且必须限期整改到位,因为这涉及“耕地保护红线”。

(图片截取自百家号:齐鲁晚报网)

上级部门并不下来看,并不管违章建筑是什么材质、干什么用的,整改不好就处分人。又如何评判整改是否到位呢?还是看“卫片”。现在的卫星技术非常先进,能精确到十几公分,又清楚又快速,几天就围地球转一圈儿。因此,基层只能按要求执行,没办法,毕竟谁也不想因此受处分。

道理也确实是这个道理,但卫星是死的,人是活的,“卫片执法”并非真没有释法空间。比如像临时窝棚这种情况,就可以向有关部门做出说明,为果农开出绿灯。只是,向有关部门做说明,申请释法这事儿,不是让果农而是由街道向区、市级政府部门反映。对拿不准的事儿,对“不合理的地方”,谁执法谁反映,才更能体现执政为民,而不是嘴上说着“确实清楚果农的难处”,实际上却把果农一把推开。果农有什么能力和渠道向有关部门做说明、请释法?这就叫难为人。

最后,我想说:田间的窝棚不准搭,改千年老规矩这事儿,听过农民的想法吗?不能说农民没有话语权,就在制订和农民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时,将农民置之度外,只让不种地、不种树、不种瓜、不种果、不懂农俗的人,给种地、种树、种瓜、种果、用农俗的人立规矩。

随着社会发展、时代变迁,有些老规矩确实要改,也该改,但不管怎么改,一个铁的规矩不能变,那就是不能为难农民,刁难农民,而该为农民着想,让农民过得更好。如果规矩越改越和农民过不去,让农民的日子越不好过,这样的规矩就是祸害农民,才真正必须要改,立刻要改。

否则,就站在了农民的对立面,和农民为敌,以农民为敌。这才是反动和不讲政治,不讲法律,这才是上对不起三代以上也是农民的祖宗,下对不起面朝黄土背朝天养活自己的黎民百姓。

(本文根据北京国咨律师事务所首席顾问曹保印【曹说法·重案盘点系列】视频整理)

关键词: